新聞動態
如何用十九大精神引領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
- 2018-03-14 14:39:50
-
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斗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制定急需法規、組織大項活動、開展試點示范為抓手,加快推進人防“十三五”規劃落實和人防應急應戰準備,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推進人防事業創新發展。十九大報告提出“著眼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作出了“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的新定位,明確了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的新目標,為新形勢下人民防空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在和平時期,人防工作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重視,認為是放放警報、挖挖地道、收收鈔票,沒有多少工作可做,也沒有多大用處。按照十九大報告精神,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的要求,向打贏信息化戰斗的戰略目標聚焦,推動軍事戰略方針在各領域細化具體化。人防工作是大有可為的,有很多領域,項目需要我們去創新、去發展。人民防空因戰而生,隨著防空襲演變而發展,現代空襲的演變和特征,對人防建設的理念、重點、標準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要適應戰爭準備基點轉變,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聚焦,要轉變認識觀念,強化使命擔當,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切實把現代空襲樣式及危害搞清楚,把重點防什么、怎么防弄明白,把建什么、怎么建、按什么標準建定準確,與時俱進地搞建設、抓準備、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聚焦實戰。人防的核心職能是防空襲減災害,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把戰備工作抓扎實。把打贏標準立起來,切實做到居安思危、扎實備戰,來之能戰。把日常戰備嚴起來,確保戰備制度落實到位,防空襲方案修訂及時,設備設施功能完備。把訓練演練實起來,緊貼任務按綱訓,抓住短板重點訓,軍地聯合一體訓。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當前,人民防空正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期、深化改革攻堅期、矛盾問題凸顯期、創新發展機遇期,必須更新發展理念,打造驅動發展新引擎,努力實現人防更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理論創新,深入研究人防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探索形成具有引領性的人防戰略指導。要加強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推動人防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要加強政策創新,努力為人防建設發展提供保障。要加強管理創新,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體系建設。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要建強指揮系統,建立軍地聯合的人防指揮部,理順關系、規范編成、優化流程、完善手段,確保指揮順暢、權威高效。要完善工程體系,通過保增量、調結構、提質量,建成完備的綜合防護體系。要打造防護力量,按照專兼結合、兵民統合、軟硬融合的原則,建設精干管用的人防專業隊伍。要加強目標防護,完善法規標準,健全體制機制,研發技術手段,把重要經濟目標防護落到實處。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集約高效。貫徹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要求,強化依法管理、精確管理,提高人防建設管理的質量效益。以戰備需求為牽引,立足人防根本使命,圍繞防空襲斗爭推進人防建設。以政策法規為準繩,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法規。以簡政放權為抓手,調整規范人防行政審批事項。以聯合監管為手段,走開多部門聯合監管、聯合執法的路子。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把人民防空和軍民融合這兩個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在借力發展中厚積潛力,在主動服務中彰顯作用,在完善機制中縱深推進,不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結合人防建設發展戰略,認真研判發展大勢,明確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推動經濟建設與人防建設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同步發展,充分發揮人防部門作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主要組織者和重要管理部門的作用,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履行職能,落實城市地下交通干道,地下綜合管線的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設兼顧人防需要。充分兼顧人防發展需求,合理布局,建設平時滿足城市發展要求,戰時滿足人民防空需求的中型平戰結合工程。要在防護工程的增量提質上下功夫,做到保增量、調結構、提質量、轉方式、抓管理。拓展人防設施、設備服務政府應急救援行動的內容和范圍,比如地面應急指揮中心、多媒體警報、人防地下工程、移動指揮所建設疏散地域、訓練基地等,積極為政府開展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服務。按照關于人防宣傳教育進社區的相關規定要求,為人防工作全面覆蓋城市搭建可靠平臺,每年組織社區居民開展防空防災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訓,主動參與公共安全教育。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各種宣傳日等契機,廣泛開展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國防觀念,強化防災減災意識。不斷形成人人關注人防、支持人防、參與人防的良好氛圍。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斗目標。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刻把握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制定急需法規、組織大項活動、開展試點示范為抓手,加快推進人防“十三五”規劃落實和人防應急應戰準備,在新的起點上奮力推進人防事業創新發展。十九大報告提出“著眼于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作出了“人民防空是國之大事,是國家戰略,是長期戰略”的新定位,明確了建設強大鞏固的現代人民防空體系,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的新目標,為新形勢下人民防空指明了根本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強大動力。在和平時期,人防工作往往不被人們所理解、重視,認為是放放警報、挖挖地道、收收鈔票,沒有多少工作可做,也沒有多大用處。按照十九大報告精神,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的要求,向打贏信息化戰斗的戰略目標聚焦,推動軍事戰略方針在各領域細化具體化。人防工作是大有可為的,有很多領域,項目需要我們去創新、去發展。人民防空因戰而生,隨著防空襲演變而發展,現代空襲的演變和特征,對人防建設的理念、重點、標準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和要求。要適應戰爭準備基點轉變,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聚焦,要轉變認識觀念,強化使命擔當,進一步拓寬戰略視野,更新戰略思維,切實把現代空襲樣式及危害搞清楚,把重點防什么、怎么防弄明白,把建什么、怎么建、按什么標準建定準確,與時俱進地搞建設、抓準備、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聚焦實戰。人防的核心職能是防空襲減災害,必須按照能打仗打勝仗的要求,把戰備工作抓扎實。把打贏標準立起來,切實做到居安思危、扎實備戰,來之能戰。把日常戰備嚴起來,確保戰備制度落實到位,防空襲方案修訂及時,設備設施功能完備。把訓練演練實起來,緊貼任務按綱訓,抓住短板重點訓,軍地聯合一體訓。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創新驅動。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當前,人民防空正處于戰略轉型關鍵期、深化改革攻堅期、矛盾問題凸顯期、創新發展機遇期,必須更新發展理念,打造驅動發展新引擎,努力實現人防更好質量、更高效益、更可持續發展。要加強理論創新,深入研究人防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探索形成具有引領性的人防戰略指導。要加強科技創新,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推動人防向科技密集型轉變。要加強政策創新,努力為人防建設發展提供保障。要加強管理創新,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技術手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體系建設。現代戰爭是體系與體系的對抗。要建強指揮系統,建立軍地聯合的人防指揮部,理順關系、規范編成、優化流程、完善手段,確保指揮順暢、權威高效。要完善工程體系,通過保增量、調結構、提質量,建成完備的綜合防護體系。要打造防護力量,按照專兼結合、兵民統合、軟硬融合的原則,建設精干管用的人防專業隊伍。要加強目標防護,完善法規標準,健全體制機制,研發技術手段,把重要經濟目標防護落到實處。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集約高效。貫徹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改革要求,強化依法管理、精確管理,提高人防建設管理的質量效益。以戰備需求為牽引,立足人防根本使命,圍繞防空襲斗爭推進人防建設。以政策法規為準繩,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配套法規。以簡政放權為抓手,調整規范人防行政審批事項。以聯合監管為手段,走開多部門聯合監管、聯合執法的路子。推進新時代人民防空事業創新發展,必須更加注重融合發展。把人民防空和軍民融合這兩個國家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在借力發展中厚積潛力,在主動服務中彰顯作用,在完善機制中縱深推進,不斷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要結合人防建設發展戰略,認真研判發展大勢,明確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推動經濟建設與人防建設相互促進、相互協調、同步發展,充分發揮人防部門作為城市地下空間開發主要組織者和重要管理部門的作用,積極與有關部門溝通聯系,履行職能,落實城市地下交通干道,地下綜合管線的及其它地下工程建設兼顧人防需要。充分兼顧人防發展需求,合理布局,建設平時滿足城市發展要求,戰時滿足人民防空需求的中型平戰結合工程。要在防護工程的增量提質上下功夫,做到保增量、調結構、提質量、轉方式、抓管理。拓展人防設施、設備服務政府應急救援行動的內容和范圍,比如地面應急指揮中心、多媒體警報、人防地下工程、移動指揮所建設疏散地域、訓練基地等,積極為政府開展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服務。按照關于人防宣傳教育進社區的相關規定要求,為人防工作全面覆蓋城市搭建可靠平臺,每年組織社區居民開展防空防災知識教育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訓,主動參與公共安全教育。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各種宣傳日等契機,廣泛開展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活動,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國防觀念,強化防災減災意識。不斷形成人人關注人防、支持人防、參與人防的良好氛圍。
- 上一篇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 下一篇
產品搜索
聯系我們
聯系人:
西安鼎興自控工程有限公司電話:
400-836-7955郵箱:
dxzkdingxing@163.com